第一讲 绪论

目录

第一讲 绪论目录〇、开场白 一、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1.1. 数学专业知识1.2. 一般教学以及数学教学知识1.2.1. 第一个误解:“学高”足以“为师”?1.2.2. 第二个误解:“数学教学论”是一门“水课”?1.2.3. 第三个误解:教学理论其实没有用?1.2.4. 案例二、本课程的具体内容三、数学教育与数学教育学的历史四、教师资格考试简介4.1. 报名和日期4.2. 考试类别4.3. 考试科目4.4. 科目三“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考试内容4.5. 科目三“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试卷结构4.6. 面试内容五、我们怎么做?六、联系方式和答记者问七、小结和课后作业


〇、开场白

各位未来的数学老师们,各位即将战斗在数学教育第一线的战友们,大家上午好!

从今以后,在我这个课上,我对你们的称呼就不是“小张同学”、“小王同学”、“小李同学”……而是“小张老师”、“小王老师”、“小李老师”.我希望你们以一个未来数学教师的立场来上我这个课,同时以一个未来数学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要求自己.尤其是我们同学当中的师范生们,你们将来大部分会成为数学老师.其实我也是师范生出身,我是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4级的本科师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我当时一直有一个疑问:

究竟什么叫师范呢?

我的疑问后来在入学的当天得到了解答.当时我们大一新生在山东师大的北校区,在济南水屯村附近.当时那里比较荒凉,所以我在公交车上很远就看到北校区的大楼上有八个大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据说这是陶行知的话,从此以后,“师范”的这个解释牢牢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首先说后面四个字,浓缩一下,这里说的是“师德”.这些年来,我们从各种媒体见到了太多的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其中有大学老师、中学老师、甚至小学老师,尤其近些年还出现幼儿园老师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多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应该对得起人家恭恭敬敬地叫你的一声“老师”.

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这个课程所需要讨论的内容.我们还是重点来看一下前面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一、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1.1. 数学专业知识

过去我们说,要给学生一滴水,你需要一桶水;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许一桶水还不够,可能你需要一个水库.比如,山东省很多地方招聘高中数学老师,必须要有硕士学位.甚至在北京上海等地广泛出现一个现象:大量名校的硕士博士竞聘高中数学教师的职位.

有的人认为这是唯学历论,真的是这样吗?

请大家来看一下,这是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中的科目三《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试卷真题: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从这份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第2、3、4、5、6、10、11、14题都是大学数学专业课的内容.你们念大一的时候,我就教过你们.当时就有同学说:

“我只是想毕业当个中学数学老师,中学数学用不着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这些东西”

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如果这些大学数学系的专业课你学不好,别说能不能当中学数学老师,即使是当中学数学老师的资格你都不具备!

不仅仅是我这样说,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菲利克斯·克莱因曾经一再强调:

以我国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不论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方面,还是在基本框架、课程内容的构成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要求一个称职的数学教师必须要有足够高水平的数学素质.数学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的.

所以说,数学教师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必须学高才能为师.数学教师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来做的.像过去一些农村小学里,一个老师又教语文又教数学,有一天老师病了不能上课,那怎么办呢,村里会计出纳去顶一下.我太太的弟媳妇就是学会计出身的,现在就在乡镇小学教数学.严格地说,这种现象都是有问题的.它违背了数学教师的专业化要求.

总之,

必要的数学修养是成为一名优秀中学数学教师的首要、先决条件.这里,必要的数学修养包括:

所以说,“只有学高才能为师”,换句话说“学高”是“为师”的必要条件.当然,咱们数学里都讲究个充要条件,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有没有充分性.也就是说

“学高”是否足以“为师”呢?

1.2. 一般教学以及数学教学知识

1.2.1. 第一个误解:“学高”足以“为师”?

【讨论】

“学高”恐怕还真不足以“为师”.这是我们要澄清的第一个误解。我们前面已经说了:中学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里边必须要有的一项是数学专业知识,我们说的“学高”指的是数学专业水平高。这个问题由谁来解决?由我们的数学专业课来解决。但是只有数学专业知识够不够?显然不够,比如说,在大学里,你们肯定见过这样的老师,他可能贵为教授、副教授,那他的学问肯定足够高了吧;但是,他上课讲不好.咱们俗话说,“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有它的专业性的一面,而且进一步说数学教育也有它专业性的一面,它和单纯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掌握了数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因此,大家要明白,我们这门课并不解决“中小学数学习题怎么做”的问题,后面会有两门选修课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叫“初等代数研究”,一个叫“初等几何研究”.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所以我们还需要掌握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这个问题由谁来解决?你们后面有一门课,叫现代教育技术。当然,除此之外,可能你还需要其他一些知识,比如你的数学课可能要联系实际,联系其他学科。总地来说,一个中学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数学专业知识(数学专业课)

一般性教学知识与技能(教育学、心理学)

数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怎么教数学”数学教学论)

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

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与技能

我们这个课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第三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学数学教学论这门课。说起这个,我不得不澄清第二个误解:

1.2.2. 第二个误解:“数学教学论”是一门“水课”?

去年,我听17级的同学说:

数学教学论这门课是一门水课

他的意思就是数学教学论这门课跟数学专业课相比没什么难度,很容易通过,很容易赚学分.实际上,我接手这门课三年来,我一直将这门课设为考查课,没有考试.但是结果就像这位同学说的,很多同学在这门课并没有认真学习.19年上半年我去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我和北师那边的老师请教过这个事情,他们也是安排考试的.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教师资格证都要考试,为什么我们不考试?所以我在这里明确地告诉大家:

至于考什么内容?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们不考中小学的数学题,因为我们学习的不是这个内容!我们这个课所学习的是数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就考这个.而且我们会最大程度上衔接教师资格考试.说到考试,我必须澄清还有第三个误解:

1.2.3. 第三个误解:教学理论其实没有用?

以前,我曾经还听过有同学说:

课堂上讲的理论太多了,教学理论其实没有用,背一背应付一下考试就可以了

对此我要解释几点:

  1. 对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而言,你把它背下来确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它没有任何意义
  2. 对于那些“漂浮在云彩”里的教学理论,我也不会去讲,我给你们讲的都是真正有用的东西,是干货
  3. 理论真的没有用吗?你觉得理论没有用,是因为没有真正地学会它,如果你本身就抱着一种糊弄事的心态来学,那么你当然是学不会的
  4. 我确实不希望你们去背理论,我希望我的课会给你们带来理念上的改变.对于我来说最悲哀的莫过于,我苦口婆心地告诉你们教学应该是这样这样的,不是那样那样的,但是等到结课你们依然故我.我们最后会安排一个试讲,我希望看到你们的表现!

说到这里,你当中有的人可能已经开始不服气了

“我只是想当个小学数学老师,哪有这么难?”

1.2.4. 案例

错了,其实,孩子越小,教学越难.因为,首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你可能并不明白他现在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其次,你和小孩子的年纪差的太远,你可能难以预料他在哪个地方可能出错,换句话说,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不易把握.

比如说,英国伦敦大学的Hart博士,在1974-1979年搞了一个研究项目,研究小学生和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如何犯错误的,这个研究成果后来被整理成了专著《孩子们的数学理解:11到16岁》.这里有一个案例.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七页的案例1

在这个案例里,如果你直接告诉这个孩子:你这样做错了,正确的应该是这样、这样、这样,那么你真的把他教会了吗?咱们从小到大,可能听到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这个题我都讲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不会!”

可是如果你根本不理解学生为什么会犯错,甚至第一遍怎么讲第二遍还怎么讲,那么你即使讲上一万遍,原来就会的学生自然是会,原来不会的学生当然还是不会.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比如说,我们过去常说“教无定法”.这句话看怎么说,其实,教学是“有法可依”的,只不过不是“定法”,所以是“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比如说,美国教育家加涅有一个著名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九步教学法”.九步里面第一步就是“引起注意”.山东师大文学院有一位很有名的老师,上过百家讲坛,名叫魏建。有一次,他给济南一个中学作报告,开讲之前,学校礼堂里非常混乱,结果他用一句话就使得全场安静下来了。他说:

各位老师们,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你们不喜欢听我的报告……

全场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然后他就顺着这个话题开始演讲。这是信息加工理论的成功应用。我们还可以用这个理论分析一些反面的案例。比如现在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干扰很大,某些大学老师为了能抓住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竟然在课堂上讲段子.他那个美其名曰也叫“引起注意”,但是那是“无效的注意”.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课堂45分钟,如果严格按照加涅的九步教学法进行,平均每一步只有五分钟,他如果真正懂得教学法,就根本不可能有时间讲段子.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数学教师,应该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二、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我们的教学虽然依然以教材为依据,但是内容进行了重组,某些内容进行了删减、某些进行了加强,有些进行了更新.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总结成两大部分,即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具体如下:

数学教学论
理论部分
实践部分
1 数学观与数学教育观
2 数学课程与课标
3 著名的数学教育理论
4 数学教学的目标、原则、方法与模式
5 数学教学设计
6 数学概念的教学
7 数学命题的教学
8 数学问题与数学方法
9 数学课堂呈现
10 数学教育评价与教学研究

那么,我们对数学教学论/数学教育学的学习从哪里开始呢?据说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必须知道他的过去,所以我们就从数学教育与数学教育学的发展历史说起吧


三、数学教育与数学教育学的历史

从数学诞生之日起,人类就面临着数学教育的问题,可以说数学教育与数学是同时诞生的。在古代,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数学都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在古代西方,有所谓“3R's”之说,也就是:Reading,Writing和Arithmetic;在中国西周时代,数学是《礼记》所述的“六艺”,也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数学教育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古代数学教育有两个问题:

  1. 缺少正规的数学教育机构。古代数学教育一般不是通过官方教育机构实施的,其实施方式或为师徒相传,或为民间书院教习。唐朝曾设立明算科和算学馆,但实际教学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2. 没有独立的数学教育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总是由数学家在从事数学研究的同时兼职数学教育。

第一个问题随着欧洲建立起近代大学制度逐渐得到解决,但是第二个问题却长期得不到重视,可以说这段时期是有数学教育但是没有数学教育学。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才认识到:“学高不足以为师”。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

这标志着数学教育学的诞生。

在我国,数学教育学则是一个舶来品。

目前,数学教学论已经是我国高校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的必修课程。

提到师范类专业,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教师资格考试”,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教师资格考试的情况。


四、教师资格考试简介

4.1. 报名和日期

网上报名

考试日期:

4.2. 考试类别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

4.3. 考试科目

类别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面试
幼儿园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初级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高级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注意:

我们主要关注于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两个类别.

本课程有助于解决科目三面试的部分问题.下面我们重点了解一下科目三和面试.

4.4. 科目三“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

  1. 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数学专业所学的知识和中学数学课程中的知识):

  2. 课程知识

    • 了解初中/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了解课标各模块儿知识编排的特点(高中要求)
    •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 教学知识

    •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教学技能

    • (1) 教学设计
    • (2) 教学实施
    • (3) 教学评估

4.5. 科目三“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试卷结构

各个相关内容的题型和分值分布

 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合计
单项选择题6小题(30分)1小题(5分)1小题(5分)-8小题(40分)
简答题3小题(21分)1小题(7分)1小题(7分)-5小题(35分)
解答题1小题(10分)---1小题(10分)
论述题-1小题(15分)--1小题(15分)
案例分析题---1小题(20分)1小题(20分)
教学设计题---1小题(30分)1小题(30分)
合计10小题(61分,40.7%)3小题(27分,18%)2小题(12分,8%)2小题(50分,33.3%)17小题(150分)

4.6. 面试内容


五、我们怎么做?


六、联系方式和答记者问

联系电话、E-mail、新浪微博、本课程的主题网站


七、小结和课后作业

小结(略)

作业:

  1. 通过互联网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事宜
  2. 阅读《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 并比较其异同
  3. 阅读并在小组内讨论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的15、16、17三题